学生工作
学生工作部(处)
学生工作部(处)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整体发展目标,强化“以学生为本”的教育理念,确立了以育人为核心,以学风建设为重点,悉心教育,科学管理,热情服务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,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管理和服务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,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,全面推进大学生成长。
认真研究和分析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和成长成才规律,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,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、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、专项教育体系、思想调查与预警体系建设,扎实推进励志成才教育工程、诚信教育工程、网络教育工程。通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,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,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。
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,推进辅导员向职业化、专业化、专家化方向发展。制定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意见和建设发展计划,加强辅导员的培训与培养,通过构建分类别、多层次的学习培训体系,逐步实现辅导员持证上岗,推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。加强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,完善课题立项机制,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。扎实推进“百名辅导员访百家”工作,努力构建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。
适应学生管理、服务工作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加强新机制、新模式的构建和研究,不断适应学生全面发展,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需要。大力加强学风建设,完善激励机制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。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和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的作用,扎实推进基础文明教育工程,教育学生遵纪守法、文明生活、健康成才,不断提高学生素质,努力构建文明校园、和谐校园。
坚持“面向市场、双向选择、加强指导、完善服务”的就业方针,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,扎实推进“全年关注、全员参与、全过程指导”的就业工作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。落实“一把手”工程,实现机构、人员、经费“三到位”,加强就业基地建设,全员参与,齐抓共管,推进就业工作的全员化。开设《大学生职业指导》通选课和就业形势政策课,开辟网络职前教育学堂,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,推进就业指导的全程化。完善“以校园招聘活动为主体,以就业基地建设为依托,以网络招聘为拓展”的校园招聘市场模式,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岗位,引导鼓励毕业生参加“三支一扶”计划、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、预征入伍,推进就业市场的多元化。发挥“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”的优势,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,促进大学生就业。
结合学校实际,不断完善“奖、勤、助、补、贷”五位一体的帮困助学机制,扎实推进帮困助学工程。建立和完善贫困大学生认定机制,落实助学贷款、奖学金、特殊困难补助、专项补贴等各项资助政策,广拓渠道,扩大勤工助学和社会奖、助学金的数量和覆盖面,为困难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帮扶服务,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。
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,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三级预警与干预网络体系,扎实推进阳光心理工程。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,加强以专业教师、心理辅导员为主体,以兼职老师、心灵使者为两翼的“一体两翼”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,开展分阶段、分层次的普及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,建立以个体咨询、团体咨询、网上咨询、电话咨询、入学测试为主体的有效的预警干预网络,搭建以教学实习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测试为内容的服务平台,努力营造阳光、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
学生工作部(处)下设两个科室,三个中心,分别是教育科、管理科、心理指导中心、助学管理中心、就业指导中心。
更多信息请访问: 济南大学学工在线网站
校团委简介
济南大学共青团是校党委和团省委直接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,是校党委联系团员青年、领导青年工作的重要纽带和渠道,担负着团结教育青年学生,执行党的青年工作方针,培养青年共产主义者和优秀学生骨干队伍,拓展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任务。校团委设有组织部、宣传部、实践与科技创新部,下设24个分团委,1067个团支部,现有31名专职团干部,团员青年35044名。
多年来,校团委坚持“育人为本、创新为魂、服务为基”的原则,坚持“服务大局,服务社会,服务青年”的基本方向,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大局,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优势,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,以素质教育为统揽,以品牌活动为垂范,以团的规范化建设为基础,结合新形势和青年学生的新特点,不断进行团建创新,形成了“三型四化五大体系”的工作理念:以“党政所急,学生所需,团能所为”为宗旨,着力构建学习型、创新型、服务型团组织,实现共青团管理工作规范化、考评工作机制化、服务工作特色化、基础工作职能化,构筑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、校园文化建设体系、创新成才服务体系、志愿服务拓展体系、组织建设规范体系“五大体系”的建设。学校连续多年在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、科技创新、学生社团、校园文化等方面工作中获得全国表彰,校团委连年被评为山东省“红旗团委”,2009年被评为“全国五四红旗团委”。
实施“思想凝聚工程”,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进展。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,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,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,通过规范运行机制、创新活动载体、强化阵地建设、典型示范教育等措施,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方面的优势,深入推进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”,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青年学生;广泛开展主题鲜明、凸现时代特征的主题教育活动,使青年学生坚定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;不断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触角,通过加强社区党建,建设红色网站,塑造社团文化,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、进网络、进社团三位一体的新型“立交桥”。
实施“创新教育工程”,学生科创活动蔚然成风。注重科学机制的构建和竞赛活动的品牌化战略,不断增加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投入和支持力度,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,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课题申报、审批立项、基金资助、专利申请等环节,积极组织和参与“挑战杯”竞赛、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文化活动,成立学生科技类社团,逐步形成了高度重视、广泛宣传、重点投入、严格管理的学生科研机制,有效整合了学校资源,争取到了更多科研教学战线的支持,催生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,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创新氛围。2004年至今,学校在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5项,山东省特等奖6项、一等奖9项、二等奖12项、三等奖17项。在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,获得全国铜奖5项,山东省特等奖7项、一等奖16项、二等奖26项、三等奖25项。学校连续多年被团中央、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全国学联授予“挑战杯”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、山东省优秀组织单位。近年来,我校在“挑战杯”、数学建模竞赛、电子设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、艺术设计竞赛等赛事中获得了国家级奖励366项,省部级奖励1170项。
实施“文化育人工程”,营造和谐校园氛围。牢固树立精品意识,坚持高格调规划、保持高水平运作、追求高质量效果,深入开展了以政治文化为中心、科技文化为重点、娱乐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,举办了具有示范性、导向性、艺术性、创新性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、外语文化艺术节、电脑科技文化艺术节、读书节四大节日及“泉城大讲堂”、“济大青春创业论坛”为龙头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,积极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、千百名人进校园活动,浓厚校园文化氛围,提升校园文化品味。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,成立社团联合会,建设专门网站,对学生社团实行校、院两级指导与管理。目前学校有各级各类学生社团103个,参与学生16000多人。
实施“实践锤炼工程”,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。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,进一步深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,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锤炼中增长才干,健康成长。把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,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,采取全面部署、点面结合、重点组队等实践方式,开展了扶贫支教、政策宣讲、社会调查、法律宣传、环境保护、文化服务、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。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目的,构建了以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为主体,以科技服务、环保消防、爱心接力等为基本内容的志愿服务体系,使志愿服务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互动、青年学生服务社会与自身成长成才的有机结合,达到了个人、学校、社会“多方共赢”的效果。目前,学校建有青年志愿者服务站40多个,青年志愿者22819人。
实施“服务保障工程”,竭诚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。坚持以学生为本、服务先行、注重实效的原则,建立健全了服务青年的保障体系,加强了大学生青春创业基地、学士后流动站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;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;重视困难学生帮扶工作;整合服务资源、拓展服务阵地、丰富服务内容、创新服务手段,切实解决青年学生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扎扎实实为青年办实事、做好事、解难事。
实施“组织创优工程”,全面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。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、以机制建设为保障、以队伍建设为关键,树立基层第一的观念,进一步确立以服务促团建、全团抓团建的指导思想,稳步实施基层团组织的团建创新,积极探索适应我校共青团发展的新型组织机制和运行方式,加大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工作力度,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团组织加强自身建设、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服务能力、凝聚能力、学习能力、合作能力。
在新的历史时期,济南大学共青团将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,继续团结和带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,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,坚持以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坚持以学生为本,强化服务,突出特色,塑造新形象,打造新品牌,谱写新篇章,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。
更多信息请访问:济大团委网站